今天有个疑问:课程产品的价值和工具产品价值哪个对用户更有用?今天重点思考了一下,初步有些结论,这个问题延伸一层应该是知识和工具的关系(这里特指互联网类的工具产品)
先看看工具的定义:
是指能够方便人们完成工作的器具,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的事物或手段
这里有两个关键词,完成工作,达到某种目的才是最终目标.具体的工具只是器具和手段
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和达成目的呢? 可能有下面两点
- 更好的经验和方法
- 更高的效率-更少的步骤,越简单越好
从第一点来看,互联网卖的课程本身也是一种工具,它提供更好的方法
第二点也是大家做工具类产品都会重点关注的
工具的本质是知识的应用载体
工具的设计和使用通常基于对特定领域的知识和经验
先有思维方式,才有工具,工具也会促进人学习某种思维方式
- 思维导图工具是大众对思维导图这种思维方式的认可.
- 番茄时钟是也是先普及了思想,再有了各种工具的卷
- flomo的功能没有什么壁垒,但是他普及了一种记录想法的方式.
- 笔记也是某种思维方法的应用.notion最重要的不是提供了什么功能,而是人们用notion具体解决问题的思路.
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,做工具先要有“思想” 最好这个思想是你在这个领域的专家,知道如何高效的解决自己领域内的问题,你的这套流程和方法就是最核心的,
这套流程方案可以制作成课程,有些固定的流程甚至可以提炼成工具,当然,你写本书来宣传你的理念,同时通过让人认同你的理念从而买你的工具是千古不变的套路
千万别盯着工具去想如何创新,要盯着背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流程,很多工具之所以没有人用,本质上还是用户对于工具背后的好处没有认知,并且想要通过工具去直接让用户感知到背后的理念更难(让人听一堂课都很难,更何况产品本身不会说话)
这就是为什么哪些youtuber们天天在教你如何提高自己的效率,用他的notion模版就能让你意淫你用了这个模版就会效率暴增.这也是苹果店的线下课程的目的之一.
所以如何做好工具类产品?
- 做工具之前,要先想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,你的产品是否在流程上(知识)更有优势?
- 不要挑战用户的知识面,做用户心智中已经有认知的产品类型.除非你是这个领域绝对的权威,能写一本论述这个思维方式的知识来让大家认同你的理念.
- 如果你的工具产品背后的理念很好并且简单好传播,可以考虑不断的去布道你的理念,认可理念的人越多,自然工具也就越好卖.甚至人们会主动寻找相关的工具
最后一句话,要想工具活得好,背后知识少不了. 给用户一个用你工具的理由
发表回复